“男”丁格尔的梦

发布时间:2015-08-19 本文来源:宣传科 作者: 系统

■■   重症医学科  徐永超

从中国第一个本科男护士、南京脑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徐国彬,到获得我国护士界最高荣誉--第三十九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的巴桑邓珠,男护士从无到有,从护理界的“另类”,到这个职业身份被越来越多的医护同行习以为常、直至被患者及家属慢慢接受,中国的男护士慢慢的变成了一个被大众所接受的一个正常职业。

我是来自医院ICU的一名普通“男护士”,结缘护理也许是种偶然,也许也是命中注定。2009年高考时,从师范专业调剂到护理专业,两个专业反差如此之大,让我真的不知如何抉择。家里人的一句话“当医生护士都是在治病救人,都是在做善事”,于是我选择了护理,在“治病救人,做善事”这个理念的支撑下,我坚持了四年。我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学习护理专业知识,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进入临床实习,才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如此之巨大。在平常人眼里,护士的工作似乎就是打打针、发发药,似乎做的都是一些最基础的工作,与治病救人毫无关系。临床上一般都是女护士,男护士极少,很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为病人做护理时,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和拒绝早已经习以为常。一次为病人做完护理转身离开时,清晰的听见患者家属在那里议论,“一个男生做女生做的事”。他们的话语和神情像针一样刺痛了我的自尊。面对周遭的眼光,朋友及同学的"善意"劝告,我感到很迷茫和无助,开始怀疑当初的选择,做护士真的能治病救人,真的是在做善事吗?进入医院ICU工作后,职业的价值感和自豪感让我坚定了当初的选择。

通过医院简化程序,我进入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工作,我非常珍惜院领导给我们提供的这些机会,在ICU每天都面对各种生命垂危的患者,时刻都准备着抢救生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一切抢救工作都在紧张有序、高效的进行着,我们总相信奇迹,相信生命的顽强。高强度的胸外心脏按压,常常使我们腰都直不起来,但就是因为我们的坚持,为医生的评估和治疗赢得了时间;是我们的坚持,给了患者第二次生命。谁说护士不能治病救人呢?ICU的工作尽管很苦、很累,但是我们能够用百倍的努力,把一个生命垂危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到生命的春天,面对那失而复得的生命,面对那来之不易的的欢笑,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此时,我想说我是一名护士,而且是一名“男护士”。和疾病与时间赛跑,抱着希望面对每一天,抓着每一线生机,这就是护士的工作,这就是我的工作。

2014年,我有幸被院领导选派到贵州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这是院领导对护理工作的重视,我也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半年的学习,我把省医先进的护理技术和科学的护理管理也带回了科室。但是如果没有院领导的重视,我不可能有这次学习的机会,也不会得以这么多的进步和提高。虽然进入我院工作时间不长,但我切身感受到了院领导的一身正气和医院的飞速发展,新外科大楼的投入使用、分院的规划建设、学科建设及各种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让我们这批新的毕医人也感受到了作为毕医人的骄傲和自豪,我相信医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好;与此同时,医院的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离不开院领导的励精图治和正确领导,也离不开各位同仁的兢兢业业和无私奉献。20157月,医院组织了公平公正公开的护士长竞选,让我觉得“男”丁格尔的梦离我又近了一步,通过层层选拔,最终我成为了一名护士长,一名男护士长,这是院领导不拘一格对新人的培养和厚望,非常感谢院领导给我提供了这次机会和这么好的平台,除了倍感身上的责任和担子更重了之外,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好在有为医院发展呕心沥血的院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定在我院飞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立足本职工作,履责尽责,踏实进取,勇于创新,为科室和医院的明天添砖加瓦。同时“男”丁格尔的梦一直在激励着我,我也正在梦想的路上……

[责编:刘家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