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治散凝聚合力——加强作风建设系列谈之三
本报编辑部 散的主要表现为纪律涣散、作风散漫。其与庸、懒相伴相生,是典型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官僚作风的反映。现实中,部分同志交际中或阳奉阴违、自行其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工作中或推诿扯皮、互踢皮球,装聋作哑、敷衍塞责;生活中或不讲团结、不顾大局,拉帮结派、争权夺利;或制度上迟到早退、擅离职守,串岗闲聊、上网游戏;学习上或心不在焉、作风飘浮……凡此种种,皆是“散”之表现。“散”风蔓延,必然导致个人虚度时光、无所作为,甚至失职、渎职;必然导致单位一盘散沙,执行力和落实力无从谈起;必然导致一个地方思想混乱、人心涣散、工作受阻、事业延误。 种种“散”的问题的存在,原因复杂,但归根到底还是责任感的问题。每个人都处于特定的职责岗位上,各司其职,各尽所责,是起码的要求和做人的底线。一旦逾越底线,那就是“散”,就是无组织、无纪律,就是“一盘沙”。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必须以治散聚合力,把全院干部职工的思想和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汇聚到医院的持续、快速发展上来。 以治散凝聚合力,必须增强工作协同力。协同是现代管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管理思维,协同力是不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某一目标的能力。协同力与执行力密切相关,一些科室、部门和干部由于利欲熏心,在工作中互不支持、互不配合、互相推诿,严重制约了各项工作的落实。这种“不合力作为”现象,是中心意识、大局意识薄弱的典型体现。治散,关键要破除本位主义,树立责任意识、中心意识和大局意识,以医院的发展为重,以患者的利益为重,决不能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而应该把所有的工作都服从于中心大局、服务于中心大局,对中心大局负责,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自觉跳出自己的“小圈子”,着力解决好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沟通不力、效率低下的问题,融入到全院“一盘棋”中来。 以治散凝聚合力,必须增强科室向心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医院如此,科室亦如然,一个科室及一个人作风的散漫,科室负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具有示范作用。其作风端正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科室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强弱。“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搬米难”,只有科室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科室才可能人心齐;只有人心齐,才能形成发展的强大合力。向心力来自于哪里?来自于科室责任人的言行,“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实际的行动就是无声的“方向标”。 以治散凝聚合力,必须增强纪律约束力。要真正转变机作风,仅仅依靠干部职工的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和机制做保证,必须增强纪律约束力,形成遏制不良风气的刚性约束。没有强硬的制度与执行加以约束和保障,转变作风就会流于形式,就会是“一阵风”,形成设而无用的“花架子”。作风建设之难,其实难就难在动真格。要增强纪律约束力,就必须动真格,坚决整治团队中存在的无组织纪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散漫作风和迟到早退、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等不良现象,坚决查处工作推诿扯皮、故意刁难服务对象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唯有如此,治散才能真正见实效,效能建设才能真正上水平,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才能真正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