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带病坚守岗位 无私奉献只为患者——记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陈春华

周文波 /

编者按

不断发生的医患纠纷让人焦虑,让我们对和谐的医患关系充满期待。

毋庸置疑,医生和护士是一种崇高的职业,永远都是治病救人、解除疾患的天使。在地震灾区、在公交车爆炸的现场……医护人员始终出现在抢救第一线。

从本期起,本报推出“走近医生”系列报道,把目光聚焦那些在岗位默默无闻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力求把他们辛勤工作的真实一面展示给读者。

本期将推出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陈春华。

人物档案

陈春华,男,毕节市大方人,2011年毕业于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现为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

1225,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邬常给我转发两张图片: 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陈春华带病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陈春华的同事们见状后,悄悄在陈春华的背后照了几张照片发到微信上。。浏览图片,输液杆下的陈春华,左手贴着粘贴着针头的胶布,且直观地让人们看出,从新闻图片的价值来看,这的确是一张边输液边工作的好照片。

由于照片使用手机所拍摄,加之从专业的角度看,图片的角度和构图都存在美中不足之处,因此,笔者决定亲自到重症医学科试着重新拍摄更好角度的照片,也想把陈春华带病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故事说给大家听。  

陈春华边输液边为病人办理出院手续

改换大针头  1小时输完三瓶液

26日下午530分,笔者电话联系上陈春华,并来到重症医学科,当笔者开门见山说明来意后,却遭到了陈春华的拒绝。“这有什么好写的啊,我们作为群众健康的‘守护者’,医生同样也有生病的时候,带病坚持工作,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大事,最重要的是只要能成功的挽救那些危急重症患者的生命,我觉得比什么都高兴。”健谈的陈春华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我暗自庆幸因他的健谈不会让我的采访无终而返。

540分,在输液杆下,陈春华因左手贴着粘贴着针头的胶布,他只得用右手操作电脑,为一名即将出院的病人办理出院手续。笔者认真看了一下,他左手的手臂上已有四五个曾输液留下的针孔的印迹。我问他,你这几天都有一直用左手输液,为什么不换右手呢?陈春华风趣地说,我还没想到这点都被你发现了,如果输右手的话,左手在工作时操作没有右手娴熟,因此,我就一直坚持输左手。

540分到640分一个小时在笔者与陈春华的交谈中,陈春华边一在电脑上为即将出院的病人输出院手续,一边不停地抬头看输液瓶里的药水还有多少,并不时有忍不传出的咳嗽声。可让笔者没想到是,他竟然叫来同事帮忙,说要换一颗大点的针头。“按照正常的时间,一瓶药水一般需要50分钟,3瓶药水应在150分钟左右。”陈春华的同事说。但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笔者亲眼所见,陈春华就输了3瓶药水。

陈春华告诉笔者,在重症医学科救治的,大多都是危急重症病人,时间就是生命。如果查房不及时的话,病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因此,我对自己所管的病人,一刻都不能放松。

感冒10余天   坚守岗位不愿请假

贵阳医院学院临床专业的陈春华于2011年毕业,到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之前,曾在省内某家企业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工作过一年半。“在企业医院工作,每天累死累活不说,既无编制,也没有一点‘家’的感觉,有时工资都难有保障,现在的感觉可不一样了,觉得医院就像‘家’一样的温馨,如果工作不尽责,就对不起医院领导的关心培养和同事们的支持。”谈到现在的工作环境,陈春华一脸自豪。

20137月份,得知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医技人员的消息,出生于毕节市大方县的陈春华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毅然辞掉省内某企业医院的工作,报考了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根据中共毕节市委办办公室《关于2013年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通过各个环节,他终于如愿地成为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中的一员。陈春华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遇,工作中总是尽职尽责,严谨的工作作风,羸得了同事们的好评。

12月月初,陈春华一天晚上连续收治了3位危急重症病人,由于接连几天的加班,陈春华患上重感冒。最近几天,他感冒加剧,导致高烧不退。还严重影响休息和睡眠,以至于全身体力下降,同事们都建议他请假回家好好休息。可他时刻想着自己的病人,从未放下手里的工作,在服用一些药物后坚持来到工作岗位上,然而病魔不饶人,实在支持不住了陈春华才打吊瓶,即使这样,陈春华不顾同事劝解,依然坚持到岗位工作。

“您为什么不请假休息呢?”我问陈春华。陈春华给了我这样的回答:“这几天,重症医学科从主任魏成义到护士长黄荣芬都感冒了,本来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护士就少,如果我再请假的话,大家就更忙不过来。我虽然是重感冒,但与重症医学科病房中的病人来说,我这点小病算什么,病人的事才是大事,他们才是最重要的。”陈春华简短的话,让笔者一阵更是感动。

重症医学科,一个被称为生命中最后一道“关口”的地方,但为了挽救更多急危重症病人的生命,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勤劳付出。一如陈春华一样,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但他心中始终装着病人,视病人安危高于一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践行着“一切为了患者健康”的神圣诺言。他良好的医德、爱岗敬业的精神,不得不令我们钦佩。

[责编:杜魏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