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年味
■ 刘虹艳 腊月的到来,离过年越来越近了,也越来越忙碌了,因为要准备年的味道,为一年的的忙碌做一个总结,为来年的生活开一个好头? 我的童年在农村度过。进入腊月,家家户户杀过年猪是最幸福的事儿。有一头猪杀来过年,看出了这户人家是勤劳的,看出了这一家来年有肉有油吃。 杀猪的那一天,总会有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前来帮忙。当猪圈里面的肥猪被赶出来时,人们就围得水泄不通,按照事先分工,都分别准备着逮住猪耳朵、猪尾巴、猪前腿、后腿。杀猪匠则把磨得铮铮发亮的杀猪刀握紧,待大家都把猪抓住按在案凳上时,他一手按着猪头,一手把刀尖向着猪脖子插进去,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家里接猪血的人急忙把锅放在猪脖子下面,接住了冒着热气的猪血。其他按住猪的帮忙人们可不能松手,直到看到接完猪血,看到猪不再喘气不再动,大家才慢慢松手喘大气。大家把猪用木楼梯抬着搭在烧开了水的大铁锅上面,锅下面是新挖的土灶,里面的柴火正烧得旺,蓝黄的火舌不停地舔着大铁锅底,火苗从锅的边沿冒出来,把锅里的水烧得滋滋发响。人们用有长把儿的水瓢舀水从猪身上淋下去,腥味随着冒起的热气飘到空中。 这种时候,小孩子们都要被喊叫开,不许在旁边挡路。我们只能从远处看大家逮猪,或是在屋里窗户上趴着看杀猪,等人们开始给猪烫毛破肚,才自由活动,好像自己也完成了一件大事似的。我们跑到房前屋后玩耍,只等大人们喊吃饭才回到家里,玩耍中感觉好像当天就已经在过年了。 在杀猪后,帮忙人们把不需要腌制的肉选出来,将新鲜猪肉切成块,撒上盐、花椒等调料腌制,悬挂于牢固的架子上。等待主人家用青冈树、香椿树等多种中药材树枝烧柴火,昼夜不停烘熏腊肉,有的人家直到过年前一天才把柴火撤去。猪头上的猪耳朵、猪舌头等好东西,是做卤菜的好材料。待到招呼完帮忙杀猪的人们,就开始烧洗猪头,制作过年的卤肉了。猪小肠是装香肠必须准备的,杀猪当天帮忙人们给翻洗干净后备用。主人家会在第二天开始着手装香肠,把肉去皮切成肉片,加上盐、花椒面、辣椒面、白糖、生姜、白酒等调料,和匀揉进肉里,就用打酒用的漏斗开始装香肠了,装完后把香肠用绳子分段扎好,挂在烘熏腊肉的架子上,几天后香肠就晾干了。过年时剪下一小节,切片和血豆豉一起蒸着吃,人们可喜欢了。 每一家人杀猪是男人们要考虑的事情,做饭则是女人们在忙活。她们忙着削洋芋、洗姜葱蒜、切辣椒,到门前园子里割来几棵大白菜,油炸洋芋片、酥肉粑粑、花生米,蒸南瓜、蒸糯米饭等等。这是过年前首先要招呼的第一批客人,也要做出吃出过年的气派。 有的人家在杀猪前两天,会做上一锅豆腐,准备好过年的豆腐,也当作杀猪当天的一道菜,还可以在杀猪当天用一些新鲜猪血和肉沫与豆腐加调料一起揉成血豆豉,烘干存放,过年的时候也是款待亲朋的一道菜。勤劳的妇女们还会在豆腐做好之后,选一些做霉豆腐,选一些做石灰碱豆腐。熏制腊肉的时候,特意把一两个正方体豆腐一块儿熏上,熏过的豆腐容易保存,用来炖肉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蒸黄粑过年也是记忆中的年味,把糯玉米磨成面之后,加上一些白糖、麦麸、大米和水,有时也用糯米和玉米面来做,拌匀后揉成椭圆的大面团,用包谷壳和粽叶把面团包起来,用线捆上逐个码在蒸锅里面,就开始加水蒸黄粑。蒸黄粑一般需要10个小时以上,期间需要不断加水到蒸锅里面,直到包谷壳里的面团变成了黄色,就做成黄粑了。人们把黄粑捡出来,逐个拴着,悬挂在竹竿上晾干水汽,用作过年时候的点心。 说到点心,过年吃汤圆也是必须的。家家户户都要淘米、泡米,没有糯米的人家就把糯玉米磨成米仁儿,同样每天淘洗、换水,还有的人家用高粱淘洗,一般每天换水,泡10天左右,就可以淘出来沥干水,准备磨面了。小时候村里有的人家有一个碓,过年之前人们就排着队去用碓磕打汤圆面,我们常常守在碓旁边,跟着大人们去不停地磕碓舂米和面,其实没有大人在的时候,我们根本踩不动碓。碓窝旁边一个人守着,用手不停翻动碓窝里的粮食,这要跟磕碓的人配合好,否则,碓腿砸手的事常有。同时随时摸一摸碓窝里面的米面是否全部舂碎变得细致。把舂好的面装回家里,倒在簸箕里面摊开晾干,避免面起团长霉。然后就开始准备汤圆馅儿,汤圆馅儿用白糖、红糖等加上一些干果搅拌而成,也分荤素两种,里面都可以加上夏天做的玫瑰糖,香香的味儿弥漫着整个屋子。过年时把汤圆做好,全家人围着火炉团团圆圆走进新春走进新年。 年前还要忙碌的,就是彻底地打扫房前屋后,准备以整洁的新面貌迎接新春佳节,甜甜地过上一个年。我们兄妹分工打扫,妈妈则准备过年吃的每一种小菜材料,爸爸把在堂屋角落里熏烤的腊肉搬上木板楼上,在瓦片房梁下拴着挂起来。 待到大年夜,已经是吃的全部准备齐全了,厨房里磨刀霍霍切肉片,一会儿工夫,蒸菜、凉菜、炒菜、油炸酥肉粑粑……分别都端上了桌子,全家围坐,我们兄妹四人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享受着一年到头来的甜甜年味。 [核稿:周文波 责编:杜魏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