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情怀
宣传科 周文波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 我从组织部到毕节市人民医院已有半年多了。半年多来,经我亲手编辑与大家见面的《毕节市人民医院报》已经有14期(含本期)。回首这14期《毕节市人民医院报》的编辑之路,真是有艰辛也有喜悦,有挫折也有收获,其中的酸甜苦辣是旁人所无法体验的。时值《毕节市人民医院报》“天使文苑”2013年第1期(总第2期)出刊之际,仅将自已当《毕节市人民医院报》执行主编的一些经历和体会写出来,也算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 一 我从未与陈院长谋过面,只是此前在报社和电视台供职时,偶闻陈院长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医院领导。 挂断电话,我猜测着从未谋面的陈院长叫我到他的办公室干什么?猜想着供职于新闻媒体时同行们描述的这位院长的模样。 第二天,我如约来到陈院长的办公室。陈院长的亲切、和蔼、热情,瞬间拉近了我们第一次交流的距离。 二 “毕节市人民医院组建新的科室——宣传科,医院准备办份《毕节市人民医院报》,如果你愿意的话就来医院,你用一天的时间考虑好决定来不来后给我回话。”简短的话语,让我一下明白了陈院长要我来他办公室的真正目的,也真正第一次感受到了原来同行们所说的陈院长的博学、多才,还有他脸上洋溢着的阳光般的笑以及交流中的幽默风趣。 宣传科的办公室设在毕节市紧急救援中心四楼原来的医教科。医教科搬到九楼后,腾出来的办公室里几乎没有办公设施,几个平米大的办公室里只有一个沙发和一张有些破旧的办公桌。 用半天的时间请总务科的毛勇和信息中心主任张志华把办公桌和电脑配备好后,宣传科总算有了办公“阵地”,至此,担任着医院宣传工作重任的科室也应运而生。 三 作为一个单位的宣传科,我知道科室所担负的工作的重要性,说直接点,宣传工作是每个单位的“喉舌”,全面建设需要用报纸、电视等形式,以展示单位的形象。 在报社和电视台供职时曾写过医疗卫生单位的稿件,但如今医院领导要我一个人领头办一张半个月一期、对开四版的大报,对我来说,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实话说,对于一个从未真正深层次涉足过医院工作的我来说,真有说不出的困惑。由于刚到一个新的单位,加之我无事时不喜欢乱窜办公室,况且人员又不熟悉,因此,在来到医院一个多月的时间后,我才知道与宣传科办公室同在一层楼的还有党办、院感科、法规科、保卫科,以及每天乘坐电梯时都经过的预防保健科、医保办。 四 开始的几天,我似一只无头苍蝇,几乎是在办公室坐着发呆,就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真不知道《毕节市人民医院报》这份行业报该如何定位才好,报头、报眉如何设计,该用什么样的宣传思路来办这张虽是内部资料的报纸。只有每天听见党办、院感科、法规科的同事们下班时从宣传科门前经过时发出的皮鞋声时,我才感觉到是该下班的时候了。 “绿色底色代表着毕节市人民医院建立生态、环保、节约型医院的理念……”医教科搬到九楼后,在留下的办公桌里,我看到了一本铜板纸印刷的《毕节市人民医院文化手册》。 看完这本手册,院报的报头、报眉在我的心里基本有了最初的轮廓:除院徽释义中的“绿色底色代表着毕节市人民医院建立生态、环保、节约型医院的理念……”外,作为医院,绿色还代表希望,如果整张报纸以绿色为主基调,那么,红色的报头则代表爱心。 报头、报眉的设计理念总算定了。 五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从未深层次涉足过医疗卫生工作的我,接下来的稿源从哪里来成了困扰我最大的难题。 请教院领导,请教党办、院办主任,到科室收集文字图片,查找医院相关资料……每天早上7点钟到办公室,晚上12点左右回家,天天在食堂吃盒饭。 报纸编辑的专业软件方正飞腾4.1终于到了。 对于三年前在报社曾用过的这个软件,现在却因三年未用不得不承认自己对软件在运用中原来熟悉而现在变得的陌生感。没有报纸编辑的划版纸,我就根据各个版面稿件的轻重在排版软件上直接划版,然后再把分类好的稿件内容按划好的版式“装”进去。 为了尽早让《毕节市人民医院报》与大家见面,最早时我6点半到办公室,凌晨2点才回家。经过两个多星期的收集,试刊号的第一期资料收集中终于差不多了。 每天的工作基本上都一直坐在电脑旁基本保持着同一姿势,随着时间的延长,直感觉腰都直不起来,但看到《毕节市人民医院报》试刊号的第一期(共8个版)的小校初稿终于出来时,酸痛的颈椎、肩膀顿时似乎好了许多。 那时只有一种感觉:兴奋,快乐! 六 最头痛的是校对工作。 校对工作不仅仅是校对几个错别字、标点符号,每篇稿件大到结构、逻辑、措词,小到一个标点符号的用法,都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去修改校对。 由于自己属非医疗行业出生,对医院的大部分专用术语,开始时我直接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凡涉及到相关科室和稿件,我除请教相关科室的同事外,还借助互联网的“百度”,对关于医院的每一个专用术语都尽量搞准确。 稿件内容不到位,写;说法不准确,改;图片角度不到位,换;版面设计不够美观,调。 经过近20次的反复修改,《毕节市人民医院报》第一期终于与大家见面了。尽管它像一个初生的婴儿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有院领导及党办主任翟旭和同事们的鼓励,给我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七 李晓琳是六月份借用到宣传科的。 曾在医院护理岗位上干过的她虽然文字功底有些弱,但毕竟对医院的其他方面比刚到医院的我对工作环境要熟悉得多。她在协助我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宣传科的业务工作外,我用最直接的方式把我多年来从事宣传工作的经验传授给她。八月份刘家琨招考进入宣传科,十月份赵翰懿聘用到宣传科,无疑又给宣传科增添了“新鲜血液”。 有他们的到来,我感觉到工作轻松多了,在新闻写作上,从消息的基本写法到人物通讯的写法,从利用照相机拍摄会议照片的角度到摄像机如何构图,从报纸编辑的标题拟写到版式设计……我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 能让他们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是我一直想做的。 八 在医院各位领导的关心下,在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在宣传科的共同努力下,《毕节市人民医院报》现已编辑出刊14期(含本期)。 医教科副科长申贵琴是第一个主动给《毕节市人民医院报》投稿的,并在投稿中附言:愿《毕节市人民医院报》越办越好。我虽然不是学医学专业的,但读了她的稿件后,深受启发,她的来稿属于所设栏目中的“工作探讨”。接着,骨外一科的护士长宋文静也给《毕节市人民医院报》投了稿,还有高压氧舱室的护士陈庆尧,门诊部主任苑贵毕,实习护士吴艳玲,以及2012年毕节市撒拉溪镇“5•17”重大交通事故中因车祸住院的患者顾钧发自内心给院领导的感谢信……她(他)们所记录的,都是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以及对医院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和由衷的钦佩。有了她(他)们的自由投稿和饱含深情的祝福,我心里真有说不出的喜悦。一句话两个字:高兴。 《毕节市人民医院报》作为医院的内部资料,虽然现在还没有取得正规出版物批准的刊印号和专业的采编队伍,但同样履行着报纸的职责。要闻放在哪?如何设置贴近医院实际的栏目,包括题花,版式的设计……别看一张小小的内部报纸,对每期报纸的策划、组稿、排版,都需精心的构思,倾注的情和爱,其中滋味只有自己方可领会。 九 在医院各位领导的关心下,在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和宣传科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毕节市人民医院报》得到了毕节市卫生局局长安宁,副局长王屏,纪检组长徐永忠及医院各位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好评。2012年8月22日,安宁局长在毕节市委组织部、毕节市卫生局举办的全市医疗系统管理人员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座谈会上,对《毕节市人民医院报》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寄语《毕节市人民医院报》,要充分发挥宣传鼓动作用,切实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把办好《毕节市人民医院报》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不断推进医院全面发展。 安宁指出,《毕节市人民医院报》尚属全市医疗卫生系统创办的首份内部报纸,报纸办得相当有活力,有一定的水平和较高档次,不仅版式设计新颖大方,而且栏目设置合理,题材内容丰富多样,充分展现了毕节市人民医院抓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活力。《毕节市人民医院报》的创办,在院务公开、传播医院文化、宣传医疗卫生知识特别是医院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新设备、服务理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强调,在办报过程中,要坚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根据医院工作实际,结合医疗卫生工作搭建平台,通过沟通、交流,使其独树一帜,办出特色;要把《毕节市人民医院报》作为以医生和患者为读者对象和以信息宣传为主的医院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通过传递最新医学信息、交流医护经验、普及医学知识,更好地服务医生护士,维护人民健康,以达到不仅要让医院干部职工通过院报了解本院的各项政策、措施、规章制度,还要让更多的患者及其家属增进对医院的认识、增加对医生护士辛苦工作的了解的目的,不断推进医院全面发展。 十 是的,正是有了大家的关心支持,《毕节市人民医院报》才羸得了领导们的赞誉。为切实加强对卫生工作宣传的组织领导,医院党政领导就如何办好《毕节市人民医院报》出谋划策,拿出专项经费,为宣传科配置了摄像机、照相机、打印机、方正飞腾报纸编辑软件等宣传工具,匹配了编辑费、稿酬奖励费,为宣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文智还亲自为宣传工作出谋划策,并深入分析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明确宣传工作思路,在指导宣传工作进一步开展的同时,对每一期编辑待印的《毕节市人民医院报》都逐版、逐条稿件仔细审稿,并要求宣传科要积极主动、多渠道加强与毕节市7县2区各人民医院、中医院、卫生局的沟通交流,及时准确传递医院信息,促进医院健康和谐发展;院党委书记常琦还亲自来到宣传科,对宣传工作作面对面指导,并要求宣传科要把宣传工作放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位,形成院内、院外宣传一起抓,人人动手、个个参与的工作氛围。 十一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推动跨越发展,为让《毕节市人民医院报》版面更有特色,2012年10月在贵阳新联酒店举行的全国报刊改版工作会议后,我及时向院领导汇报将《毕节市人民医院报》改成“瘦报”的想法,并决定从2012年第10期开始将《毕节市人民医院报》全新改版,把《毕节市人民医院报》办成真正方便读者阅读、节约纸张成本、与国际化接轨的毕节市医疗卫生行业界的第一张“瘦报”。当我把当期小样稿送给陈院长审稿并得到陈院长的表扬时,更坚定了我尽全力办好这份内部报纸的信心和决心。 十二 现印刷1000份的《毕节市人民医院报》的发行对象除医院各科室及病房患者外,为及时准确传递医院信息,宣传科还积极主动、多渠道加强与毕节市7县2区各人民医院、中医院、卫生局及七星关区41个镇乡办事处等医疗卫生系统的沟通交流,引起了不同反响。《毕节市人民医院报》先后得到了贵州省人民医院《省医报》编辑邱焰、遵义医院《遵义医苑》执行主编徐文英的好评,在同行报业交流中,起到了互相沟通交流、共促发展的作用。 十三 在医院党政领导的关心下,《毕节市人民医院报》自2012年6月份创办以来,紧紧围绕努力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医院服务功能,提升医院知名度为主线,以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为目的,共设置“医院论坛”、“医院党建”、“人才驿站”、“天使先锋”、“新技术开展”、“患者之声”、“工作思考”、“天使文苑”、“天使艺苑”等栏目,为宣传医院干部职工在医院全面建设中的无私奉献精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宣传科除努力办好《毕节市人民医院报》外,还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仅2012年5月28日至12月31日,共在驻地的《毕节日报》、《乌蒙新报》、《毕节试验区》、毕节市电视台、《毕节晚报》、七星关区电视台等报刊(台)刊发(播送)反映医院全面建设的新闻稿件180余篇(幅、条),部分新闻稿件先后被中国人口基金会、经济信息时报、金黔在线等网站转载,较好地宣传了医院的全面建设。 十四 见证医院发展历史,承载光荣与梦想,半年多来,半月一期、对开四版与医院干部职工见面的《毕节市人民医院报》,已走过一百八十多个日日夜夜。回首蹒跚的脚印,每一步都盈满了艰难求索的汗水。 半年前,《毕节市人民医院报》应运而生,成为医患携手共胜病魔的“使者”,把为职工的业务技术和思想问题排忧解难,增强全院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弘扬医院文化作为办报宗旨,较好地体现报纸所承担的“桥梁”、“纽带”作用。正因为如此,宣传科作为既是业务工作人员又是采编人员,丝毫不敢怠慢读者。此时此刻写下这些文字,虽是清点过去,但也不是细数成就,不是沉囿于事实,而是在梳理永恒追求的来路,寻找经久不息的脉搏。 半年来,《毕节市人民医院报》从襁褓中的婴儿长成了半岁的孩子,虽然她只有半岁,但她已逐渐成为医院职工和广大患者身边的朋友、知己。如今,《毕节市人民医院报》正在医院党政领导的关心下,在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茁壮成长,已初步形成自己办报的独特风格,并能充分发挥医疗卫生行业报纸的优势及作用,贴近医疗,贴近患者,在医院和职工之间,在医院和患者之间驾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十五 稿件内容形式、版式设计风格、栏目设置增减……《毕节市人民医院报》也在不断求新求变,即由传统办报逐步向现代报纸转变,立足于医院特色、方便易读。与其说我们在追求网络时代的报纸创新,张扬报网互动的形式个性,不如说我们在寻找与21世纪全省“两加一推”意蕴相一致的医疗卫生系统发展的新形象。 努力把《毕节市人民医院报》办成全院干部职工的“精神乐园”是我们作为一个宣传部门的职责,我们期待着倾听全院干部职工对医院全面建设发展好的建议、意见,也期待着大家把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酸甜苦辣麻等点滴感受用文字记录后发给我们,也让我们从中分享你们对人生的感受。 2013年,相信在医院党政领导的关心下,在全院干部职工的大力支持下,《毕节市人民医院报》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