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先锋] 确保核酸检测高效准确 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援织医疗队员符敏速记
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场”。9月3日,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符敏接到支援织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通知后,便立即与医院抽派援织的其他医疗队员一行,于当晚20时出发赶往织金。根据带队负责同志的工作分配,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第一批支援织金的9名同志分配到4号(大方)“移动方舱式核酸检测实验室”,负责本舱实验室核酸检测。当晚,队员们就进入方舱实验室调节仪器设备运行状况,并做好预实验前的验证。验证通过后连夜开始了核酸检测工作。
符敏在放舱实验室里做核酸检测
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工作环境的艰辛超乎想象。
符敏同本舱的队员们每24小时分两轮白班和夜班工作,每轮班都超过12小时以上甚至更多时间。因为检测工作完成后,要等检测结果出完、阴性结果要审核发布、可疑结果要复核、初筛阳性结果要填写上报信息表,所有工作完成后,要做好对废弃物的处置、方舱实验室的消毒等工作,并与下一轮班做好交接。符敏负责核酸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指导扩增体系配制分装、核酸提取的样本和质控品的加样及核酸模板点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特别交代队员们注意阳性质评品操作不当引起的污染等。并和报告审核组的吴玥负责本轮班所有检测样本的核酸扩增、结果判读、报告审核,完善信息、数据上报等工作。每一份检测结果的出具,背后都需经过符敏严谨、细致的审核。除此之外,符敏还承担一部分外送可疑样本和初筛阳性标本的复核工作。“单检阳性结果的Ct值双靶标<30,直接上报初筛阳性,>30用灵敏度高的双试剂复核,阳性才上报,需要填5张表,压力特别大,稍有不慎,就容易弄错”。符敏说。最初几天,因采样管不一致等原因,不能启用分杯系统,因此,检测程序全部需要队员们手工操作,每天的检测任务接近万管。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高负荷的“连轴转”……每个人都克服重重困难,积极主动投入到工作中,每天坚持十几个小时,齐心协力,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核酸检测、可疑结果复核、结果发布、阳性结果上报等工作。每天回到驻地,累得疲惫不堪的符敏睡梦中还常被电话铃声惊醒,有时是仪器设备故障、有时是结果异常判断。接到电话后,符敏得迅速赶到方舱实验室处理和解决。最初几天,因贵阳疫情严重没有工程师能过来处理设备问题,符敏只有自己解决排除故障,如果遇到处理不了的,就通过视频远程和工程师沟通排查、原因分析。“真的太苦了。”但符敏自豪地说,“我们舱多则近万管、少则七八千的检测量,要质量有质量,要效率有效率。”除所在4号“移动方舱式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工作外,符敏还帮助另外三个舱开展核酸检测的质量控制、疑难结果判断、新人员的实验操作培训等工作。符敏2004年到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先后从事生化、免疫、血液检验工作,2009年至今从事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工作。而新冠核酸检测工作是基因扩增检测技术中的一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符敏负责PCR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耗材计划,工作开展的实施,预实验的验证,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疑难结果的解读、处置,阳性结果的判断,报告审核、信息上报等工作。可以说,符敏是毕节市第一批与新冠病毒“短兵相接”的人。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符敏的手机就再没有关过机,总是24小时待命,因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毕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对县级医疗机构及县疾控部门对新冠核酸检测可疑结果、初筛阳性结果复核的机构,符敏与同事在接到通知后需要立即做好应急准备,标本送到后立即进行双试剂检测,保证4小时内完成检测报告。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见初心;越是紧要关头,越能显本色。作为一名有着17年党龄的党员,符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养成了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性格。截止9月23日,支援织金战“疫”已经持续20天,每天超负荷的连续运转,让人担心46岁的符敏身体是否吃得消。“还好,已经适应了。”符敏说,“希望疫情赶快结束,大家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上。”致敬每一位核酸检测人员!织金,加油!
·刘家琨 周文波/文·
(图片由医疗队员提供)
[审稿:陈 勇 核稿:周文波 责编:杜魏岑]